曼联真是碉堡了!梦剧场竟包裹防弹衣 防暴恐
发布时间:2025-08-03 17:34:23 | 来源:中国网 | 作者: | 责任编辑:吴一凡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积极响应国家“加强基础教育”政策号召,2025-08-03至7月23日,沈阳医学院口腔医学院“以心赋能、青禾支教”实践团队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开展了为期七天的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本次活动以“医教同行,茂县行动”为主题,聚焦跨学科协同支教,着眼健康教育与乡村振兴,通过多元化的实践形式,为当地群众办实事、解难题,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
健康护航进乡村,医学关怀暖民心
一、健康主题宣讲
团队精心组织了口腔健康知识宣讲、急救技能培训及心肺复苏操作体验等活动,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同学们听得懂的“乡土话”。活动精准对接当地人民健康需求,以专业服务为乡村健康事业筑基,为乡村振兴注入健康动能。
图为指导学生规范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操作。李鑫婕供图
图为志愿者讲解巴氏刷牙法的正确步骤。李鑫婕供图
针对前期调研发现的当地口腔健康状况、流行病发病率等情况,团队成员为茂县中学的高二学生详细讲解口腔护理知识,并耐心答疑解惑。健康专题宣讲则聚焦当地高发的流行病和常见病等问题,致力于提升当地健康卫生水平。接下来,成员李鑫婕聚焦急救技能知识宣讲。针对茂县的环境特点,她重点讲解了心搏骤停的识别和现场处置措施。
“掌握急救技能,筑牢生命防线”针对异物梗阻窒息急救,她传授了标准化急救步骤:“保持冷静、快速识别、实施急救、迅速就医。”从科普里的健康叮嘱到急救技能的细致示范,团队以专业素养将实用知识转化为当地亟需的“生命守护指南”,让科学守护落地生根。
图为志愿者在为同学们讲解急救知识。李鑫婕供图
除了讲解健康知识,践行团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,通过“心理夜话”倾听心声、给予陪伴。有人含泪讲述亲人离世后的独自坚强,有人哽咽回忆陌生同窗在低谷时递来的无声纸条。当秘密被分享,泪水与理解交织,心墙悄然融化。这一刻,星光不仅在夜空闪烁,更在每个敞开心扉的少年眼中熠熠生辉,汇成一片理解与共鸣的温暖星河。
图为同学们在操场进行“心理夜话”,将自己的故事分享给大家。李鑫婕供图
倾听乡村声音,助力乡村健康
二、基层医疗调研
通过深入当地卫生院和村民家中,实践团队切实调研了基层医疗现状,发现存在着部分居民健康意识薄弱、基础医疗设备不足以及乡村医生日常工作负担过重等问题。除此之外,团队成员设置线上问卷,针对当地村民的实际健康需求,近一步了解大众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水平。
接着,实践团队联合卫生院精心组织了义诊活动,为众多村民免费提供了血压、血糖检测及健康咨询服务,并发放健康宣传手册。此次调研打通了医疗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既提升了村民健康意识与自我保健能力,缓解了部分就医难题,也让团队成员对国情民情的认知更加深入,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基层服务实践能力,为改善乡村健康治理、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了沈医青年力量。
图为实践团队联合开展的义诊活动,为村民免费检查。李鑫婕供图
三、 实践成果
本次实践的一大亮点是沈阳医学院师生紧密协作,共同开设多元文化课堂。从学校的初遇到阿坝州的联合行动——共同深入基层、不断交流学习、联合开展调研宣讲活动。生动诠释了“教育赋能、服务基层”的深刻内涵。
1、深度调研,把握乡情
实践团队深入了解了阿坝州的基层医疗水平、医疗发展现状、村民健康需求及广大问题,为后续帮扶奠定基础。
2、精准服务,惠及民生
开展健康宣讲覆盖常见病防治与日常口腔健康保健,提供医学技术服务,给出精准的专业意见和建议,组织关爱学生心理健康活动,切实回应当地人民所需。
3、广泛传播,收获认可
实践活动在校内外多平台广泛宣传,更关键的是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由衷认可。学生们说健康科普非常有意义且非常实用;当地校长评价健康帮扶“正是我们需要的”并殷切寄语“美好未来需要你们这种青年人的奋斗”。
实践成员程一佳这样说到:“通过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,在整理资料、撰写报告的过程中,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,同时也认识到实践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成员的积极参与,增强了大家的责任感与团队意识;三下乡活动并不是一次短暂的奔赴,而是让成长扎根的开始,相信团队里的每一个人未来也会带着这份热忱,继续前行!”
图为实践结束大家的合照。李鑫婕供图
从当地基层的医疗调研到科艺楼里的健康科普,团队成员以专业为桥、以热情为舟,畅通医患沟通,传递医学温度,让传统医学在普及健康知识、培育健康生活方式、筑牢基层健康防线方面发挥积极作用,为提升乡村健康治理水平、服务“健康中国”战略贡献了实践智慧。未来,团队将继续秉持"医者仁心"的初心,奔赴更广阔的乡村,以专业知识助力基层医疗水平提升,以青春力量践行健康中国战略,让医学的温度持续温暖每一寸需要关怀的土地!(李鑫婕)